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我们
x
本帖最后由 三世の激奏 于 2015-1-4 22:41 编辑
咳咳,大家好,这里是三世。在跟某混音师学习了一段时间混音后,决定在庙里发点基础教程,让大家了解后期,并且能够自己制作后期。于是三世の后期教室开课了www(我技术还不成熟,各位会混音的也请多多指教)
第一期的话,想先说一说什么是音频后期处理
所谓的音频后期处理,对于我们来说,其实就是mixing和mastering:混音与母带处理
在这之前,我先要说一下一首出版级歌曲的制作过程:
1.作曲和填词
2.编曲
3.录制
4.混音
5.母带
没错,混音和母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步骤,而且混音和母带都占了极大的分量。可以说,一个专辑的好坏,和混音还有母带是密不可分的。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混音与母带处理
混音与母带
混音的工作较为繁琐,需要将录音过程中得到的分轨进行降噪,eq,压缩,混响等一系列处理,使分轨的声音能够贴合到一起去,达到一种整体感。
母带处理的话,就更为高端。母带一般是将最终得到的混音,根据曲风的需求,受众群体喜爱的声音,需要播放的地点,以及母带师的个人审美的一系列因素,对完成的混音轨进行个性化处理,使其变成符合专辑的一首歌。过程中往往会用到eq,压缩,限幅器,以及一些瑕疵的修复工具。
这里只是简单一提,日后的教学会更加详细的讲解
关于录音
接下来我还想说一下很重要的事,那就是录音
介于录音条件问题,我们能接触的录音一般都是内录,所以我也就不去讲解外录会用到的录音方式了(有金钱和能力外录的人应该也都会了)
外录由于需要立体声等原因可能会录双声道,但是这里我要明确说明,内录请录制单声道,因为一次录制出来的双声道,本身并不是你所需要的“立体声”,而且双声道在混音的过程中会占用很多电脑资源,这是需要杜绝的事情。然后就是关于位深与采样率的设置,简单的说一下原则,那就是位深越深越好,位深决定了录音过程中的失真率和动态,位深越深,则失真越小,动态越大,如果可能的话,请尽量使用24bit来录音。采样率的话,则根据你最终需要的音轨文件决定,如果最后需要44.1kHz的音轨,那么采样率请设置在44.1,88.2,或者其他44.1的倍数,如果是48kHz的音轨,则设在48的倍数上,个人比较推荐制作24bit/48kHz的音轨,但是请一定要在制作前和所有参与录音的人协商好,因为在奇偶的转换(44.1kHz的倍数到48kHz的倍数)之间会发生失真。
关于混音师的素养
混音师并不需要太多乐理上素养,可以说就是对乐理一窍不通的人,也可以做混音。但是混音是一个很依靠个人审美的事情,如果一个人觉得波形畸形的声音好听,那么他做出来的觉得好听的混音可能也都是畸形的。如何培养混音审美呢?其实就和培养音色审美一样,不过再听歌的时候不要去关注单单一个乐器,而是去关注整首歌的音频分布还有乐器摆放。去听那些让你听起来觉得很舒服的歌,而不是技术让你觉得惊讶的歌。比如贝斯大师Marcus Miller他的技术简直超一流,但是专辑的混音做得只是一般水准。一个混音做的好的歌应该让人觉得整体感很强,很舒服,能够听很长时间而不累(用这点检验的话,大部分网络合奏的混音都是比较差强人意的,连续听的话会让人觉得疲劳,这有可能是因为录音的问题,也可能是由于混音师技术有限)
注:
最后的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,后期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手上的分轨做到最好听,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技术再强大的混音师,也无法用糟糕的分轨做出殿堂级的作品,后期只是一个美化过程,前期才是硬道理。如果你用糟糕的分轨做出了糟糕的混音也不要气馁,可以先从混好分轨(混音素材)练习开始。
By 三世の激奏,转载请注明
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
|
|
|
|